哒哒的雨点在青石板上积出一片水,一只脚踩踏而过,积水溅射出去,打在了另一条路过的腿上。
千户聂志走入卷宗房,对宣帆、方美道:“那里的人来了。”
方美看向宣帆。
宣帆凝重地点头,对方美询问:“这件事极是重大,不容有失,交指挥佥事钱力、镇抚使刘大湘、王坤三人,带明二十军士,暗三十军士随行,应该够了吧?”
方美盘算了下,微微点头:“金陵至凤阳这段路只有三百余里路,多有行商经过,并没出现过什么乱子,沿途还。。。。。。
朱承志回到府邸,已是深夜。他坐在书房中,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沉思的面容。林子昂的话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回荡??“萧氏遗族”!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名字,如今却与墨玄、周世昌乃至朝局动荡紧紧纠缠在一起。
他缓缓展开那封密信,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字句。这不仅仅是一桩旧案的翻查,更是一场关于大明未来的较量。若真如林子昂所言,那位神秘人物就在宫中,甚至在皇帝身边,那么朱祁镇的新政之路,恐怕早已被一双无形的手操控。
“沈婉儿。”朱承志低声唤道。
“属下在。”沈婉儿立刻从门外走入,神色肃然。
“你明日便进宫一趟。”朱承志吩咐道,“名义上是去向陛下呈递一份奏章,实则暗中观察宫中动向,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不显山露水,却能接近陛下之人。”
沈婉儿点头:“属下明白。只是……宫中规矩森严,贸然行事恐有风险。”
朱承志微微一笑:“所以你要谨慎行事。记住,不要打草惊蛇。我要的是蛛丝马迹,而不是一场正面冲突。”
沈婉儿郑重应下,随即退下。
陆怀义站在一旁,眉头紧锁:“大人,若那人果真是皇室血脉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朱承志缓缓起身,走到窗前,夜风拂面,带着一丝寒意。他语气低沉而坚定:“无论他是谁,只要危及大明社稷,便是我等辅臣之敌。我不会让任何人以‘天命’之名,行祸国殃民之事。”
陆怀义拱手道:“属下愿随大人赴汤蹈火。”
朱承志回头看了他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好。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要更加小心行事。墨玄虽已伏诛,但他背后的势力尚未铲除,我们必须步步为营。”
三日后,沈婉儿归来,带回一条重要消息??宫中近日频繁出入一位自称“萧先生”的人,此人身份神秘,从未正式出现在朝堂之上,但据内侍透露,他常于深夜入宫,且深得陛下信任。
朱承志听后,心中已有几分猜测。这位“萧先生”,极有可能便是林子昂口中所说的萧氏遗族!
“此人可有画像?”朱承志问道。
沈婉儿摇头:“宫中无人见过其真容,据说每次入宫都戴着黑纱斗笠,身形高瘦,声音低沉。”
朱承志沉吟片刻,忽然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让他主动现身吧。”
沈婉儿与陆怀义对视一眼,皆露出疑惑之色。
朱承志嘴角微扬,缓缓道:“我打算上一道奏章,提议改革兵制,削弱勋贵权柄,扶持寒门士子,以此触动某些人的利益。他们若察觉威胁,必然会有所动作。”
陆怀义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。这样一来,那位‘萧先生’或许会坐不住,亲自出面。”
沈婉儿也点头道:“此举虽险,但不失为良策。只是,一旦陛下被误导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朱承志神色凝重:“所以我必须亲自入宫,与陛下当面陈词。”
翌日清晨,朱承志身着官服,手持奏章,步入皇宫。
乾清宫内,朱祁镇端坐龙椅,神情平静地看着下方跪拜的朱承志。
“爱卿有何事要奏?”朱祁镇开口,声音温和。
朱承志抬起头,朗声道:“臣有一本,关乎大明未来,恳请陛下垂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