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小说网

52小说网>鱼玄机传 > 青史留名(第1页)

青史留名(第1页)

岭南的岁月,在溪水的潺潺中,在书斋的墨香里,默默流淌。转眼又是木棉花开的时节。

一日,温庭筠从市集归来,手中握着一方新得的青田石料,石质温润,色泽雅淡。"幼薇,"他走入院中,将石料递给她看,"寻了许久,终得此石,正好为你刻一方印。"

玄机接过,石料在他掌心已带了体温。"你要刻什么?"她问。

他神秘一笑:"容我卖个关子,五日后见分晓。"

接下来的五日里,温庭筠每日午后都会独坐窗前,专注地雕琢那方青田石。刻刀在石料上游走的声音时断时续,伴随着他时而凝神端详、时而轻吹石粉的身影。

玄机也不过问,只是忍不住偷偷关注他的身影。

第五日,是个晴朗的午后。温庭筠终于放下刻刀,对着石料轻轻吹去最后一点石粉,又在手中反复摩挲良久,这才走到玄机面前。

"闭上眼睛。"他声音里带着完成作品的愉悦。

玄机依言闭眼,感觉到他将一方微凉的物件放入她掌心。睁开眼时,发现他刻的竟是一尾小鱼,正自在地摆尾游弋。鱼身线条流畅婉转,鱼尾轻摆的弧度恰到好处,周围寥寥数笔水纹,便仿佛有了江湖的辽阔。水纹尽处以他特有的行草刻着两个字:忘机。

"这鱼儿。。。"玄机指尖抚摸那细腻刻痕,心中最柔软处被深深触动。这尾小鱼,——是她少时顽皮,偷偷在他废弃诗稿上留下的淘气印记。如今他耗费五日心血为她刻下的、只属于他们二人之间的隐秘契约与归宿。代表着她游出了过往所有的桎梏与挣扎,游入了这片岭南的山水,游进了他亲手为她勾勒的、自由而安宁的天地。

"喜欢吗?"他问,目光温柔地落在她因感动而微红的眼眶上。

她用力点头,取过朱砂印泥,将其郑重地印在自己旧时的诗稿末端。朱红的小鱼跃然纸上,与一旁他早年批改诗稿时留下的"此句可留"的朱笔字迹遥相呼应,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了漫长时光的对话与确认。

温庭筠凝视着那方朱印,唇边泛起欣慰的笑意。"幼薇,"他轻声道,"你的诗,合该有此印记。"

自此,玄机的新诗稿上,总伴有这一尾朱色的小鱼。她的诗风,在岭南的滋养下愈发沉静通透。她笔下既有"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心郎"这般洞察世情、道尽女子内心苍凉的千古绝唱;亦有"忆君心似西江水,日夜东流无歇时"的绵长思念;更有寓居岭南后,挥就的"吴越相谋计策多,浣纱神女已相和。一双笑靥才回面,十万精兵尽倒戈"这般借古讽今、笔力雄健之作。

这些带着"忘机"小印的诗篇,随着往来文士的信笺、商旅的舟车,渐渐流传出去。

而温庭筠的诗词,亦在此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。他不再执着于科场仕途的失意,亦淡去了早年的部分浓丽,将满腹才情与半生感慨,尽数倾注于对岭南风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写之中。

那阕因玄机而作的《菩萨蛮·小山重叠金明灭》——"照花前后镜,花面交相映。新帖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"——辞藻华丽,刻画精工,写尽闺中情致,成为花间词的典范。其《更漏子·玉炉香》中"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",更是将夜雨离情渲染得淋漓尽致。

他与玄机相伴岭南后,诗风更添一份疏朗与深情,如《商山早行》中"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"。

他们的诗作,如同双星交汇,光芒各异却又彼此映照。

后世文人谈及晚唐诗坛,总绕不开温庭筠与鱼玄机这对传奇。

元代辛文房在《唐才子传》中感叹,鱼玄机的诗“婉茜悲咽,有乐府遗音”,其情深笔健,纵是李白复生,见“枕上潜垂泪,花间暗断肠”这等句子,怕也要击节赞叹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