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谨一听就知道朱棣想说什么,摇了摇头:“吕宋和交趾不一样,虽都有很多的明人住在这里,但文化完全不同,
贸然设府置县,只会引来本地人抗拒,哪怕设置宣慰司也不能急在一时,
何况南边还有棉兰国,倘若汤都被大明占了,棉兰会怎么想?会不会担心下一个灭国的就是他们?
那噶父子还有价值,不如让他们继续代天子牧民,不如
等咱们后续的官员慢慢渗透下来,再去考虑下一步。”
“是啊,朕是有些着急了。”
吕宋岛虽然不大,但若是能彻底掌控这个位置,就意味着大明海疆向南扩充了无数倍,这才是朱棣想要的。
苏谨自然明白他意思,旋即笑道:“虽然不能设府置县,但吕宋卫可还在呢,鉴于汤都不臣之举,咱们在这里多放个三五万驻军,总是很合理的吧?”
“哈哈哈哈,英雄所见略同,我也正这么想呢,不过这人选。。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异口同声道:“王景弘!”
王景弘是燕王府跟着朱棣杀出来的宦官,对他的信任不亚于郑和。
至少王景弘不会像陈兴之一样,暗含对大明的反叛之意,随时可能反水。
更何况王景弘懂海事,又有下过西洋的经验,之后二次下西洋的时候,是最有利的臂助。
这时苏谨忽然反应过来,朱老四这小子。。。好像对太监特别的信任?
果然不愧是能弄出东厂钳制锦衣卫的家伙。
就是不知道,他如果知道以后这东厂还能演化出西厂,然后搞得朝堂乱七八糟的话,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?
厂卫的特务政至,有利也有弊,苏谨也不知该如何衡量最好。
不过那都是他死后的事,又关他屁事?
“电文王景弘,香料岛完成海贸后,马上接手吕宋卫的防务,这里暂时先让张作义替他管着。”
“大哥”,苏谨不忘提醒一句:“钳制的人手还是要派的,人这个东西,可是会变的。”
“这还用你提醒?”,朱棣没好气的翻个白眼:
“吕宋卫设成三个卫所,调北方指挥接任,三年一任,同时锦衣卫南北镇抚司、东厂俱派人互相监察,三日一奏。”
对此苏谨毫无异议,至少他现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。
至于参照前世的方案,苏谨觉得目前还有点扯淡,至少在这个君王集权的封建时期,想也别想。
翌日,朱棣‘面容和煦’的召见了那噶父子,并未怪罪他的不臣之举。
所有的罪责都由巴牙尼扛下,那噶也咬牙痛斥自己这个儿子不是东西,才让上国‘误会’了自己。
朱棣当场摆宴,要安慰一下那噶父子。
虽然席间笑语晏晏,但酒宴最后朱老四立即图穷匕首见——
那噶继续当他的汤都王,但朕看八喇部这小子很有天分,适合学习大明儒家文化,这次就跟着朕一起回京,去国子监学习吧。
虽然明知道学习是假,押为质子是真,但那噶一个屁都不敢多放。
敢说不想学?
行。
朕就让你父子俩这辈子啥也不用学,下去跟巴牙尼作伴吧。